您现在的位置是:养生知识 >>正文
身体虚,不会调理?中医教你几个常用方法,从此虚证不用愁
养生知识7917人已围观
简介无论青少年、上班族还是老年人如今快节奏、重压力的生活方式让很多人不堪重负,出现了虚症如果你也经常陷入一种对周遭的人和事提不起劲身体总有疲惫感的状态虚症是中医里的概念它是指人体正气不足导致抗病能力变弱生 ...
无论青少年、身体上班族还是理中老年人
如今快节奏、重压力的医教用方用愁生活方式
让很多人不堪重负,出现了虚症

如果你也经常陷入一种
对周遭的个常人和事提不起劲
身体总有疲惫感的状态

虚症是中医里的概念
它是指人体正气不足
导致抗病能力变弱
生理机能减退的证候
根据症状不同
它被分为阳虚、阴虚、此虚气虚和血虚
人体四大虚症,身体你占了几个?
——阳虚
阳虚指的理中是阳气虚衰
身体机能衰弱,代谢活动减退的医教用方用愁病理现象
具体表现为怕冷、心悸、个常心慌、此虚乏力
经常失眠多梦
并伴有食欲不振、身体恶心干呕、理中
大便稀溏、医教用方用愁小便频率高等症状
男性常常还会有
性生活不如意、个常情绪抑郁等表现
女性则表现为乳腺胀痛、此虚月经不调

面相则表现为没有血色、发白、
嘴唇暗紫、舌苔发白

其原因多为身体先天不足
或生活不节制、劳累过度、心情起伏过大、
饮食作息不规律等导致
——阴虚
阴虚指身体由于阴液不足
不能滋润,不能制阳
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
常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失眠多梦、
健忘、盗汗、口干、大便干燥、小便发黄
男性有遗精表现
女性则经少或闭经

面相表现为皮肤干燥、暗沉
但两颧潮红
舌头发红、舌苔稀少或没有

阴虚常发生在疾病之后
例如感冒发热
——气虚
气虚一般指身体由于元气不足
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
具体表现为四肢无力、精神困倦、
情绪低落、容易走神、不想说话
并且容易出汗、怕冷、食欲不佳
机体免疫功低下
经常伴有大便不成型、小便少

面相表现为消瘦、苍白

气虚与现代医学中“亚健康”状态十分相似
通常由劳累过度、休息不足、
精神压力过大、营养不良导致
是大部分年轻人都经历过的虚症
——血虚
血虚指血液亏虚
脏腑、经络、形体失养
导致的病理变化及证候
具体表现为
头晕乏力、眼睛干涩昏花、耳鸣
心悸、多梦、手足麻木、怕冷、怕热
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

面相表现为面色萎黄或苍白
唇色暗淡

血虚通常发生在久病不愈、
营养失调、劳累过度、失血过多
或体弱的人身上
可以说,每一种虚症都有独特表现
但偶尔也可能同时出现

怎么把“虚空”的身体补回来?
1、改变生活方式
包括均衡饮食、规律作息、
控制情绪、适量运动多个方面
①均衡饮食
均衡饮食主要针对气虚、血虚
只有身体的营养供给足够
身体各大功能才能正常运转

②规律作息
规律作息主要针对
劳累过度造成的阳虚、气虚
注意劳逸结合
午后花10-30分钟小睡、不熬夜
每日睡眠时间保证在7-8小时

③控制情绪
控制情绪主要针对阳虚、气虚
长期处于高压、紧张状态
会加重神经衰弱
可以多和朋友沟通
或培养一门兴趣爱好
让自己从糟心事中抽离出来

④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主要针对阴虚、气虚
年轻人可选择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
老年人不妨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
每周运动3次以上,每次至少30分钟

2、药补食补
改变生活方式需要持之以恒
如果你想更快恢复身体正常状态
可以尝试食补
参考下表:

最后
虚症不应该成为现代人的常态
希望大家能警惕起来,早日摆脱!
参考资料:
[1]秦峰,李发志,王娅.安神补脑液联合谷维素治疗神经衰弱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贵州医药,2020,44(4):600-602.
[2]杨洋,尹程程,陈昊媛,李佳奇,赵大庆,睢博文,齐滨.不同品种淫羊藿黄酮类有效成分的主成分分析及对肾阳虚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21,33(2):179-187.
Tags:
上一篇:胃镜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下一篇: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相关文章
超级实用的乳房触诊自检全攻略
养生知识乳房是生命依赖的象征,也是哺育生命的唯一源泉,对于女人来讲,她不仅仅是身体的一部分,更代表着母性的光荣。乳房是伟大的,却又是脆弱的。在中国,每10位女性,就有1位患乳腺癌或认识患有乳腺癌的朋友。那么问 ...
【养生知识】
阅读更多减轻工作压力可在桌面放镜子
养生知识对于上班族来说,每天工作也就围着办公桌转。视野不开阔、环境压抑,难免会让人心理情绪烦躁,工作效率下降。怎么办?不妨在办公桌上放面镜子试试。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指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照镜子可以培养人 ...
【养生知识】
阅读更多盘点女人身上存在的健康死角
养生知识核心提示:我们身上有很多我们平时察觉不出来的健康死角,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不同人身上的健康死角吧。死角一:不意识“电脑皮肤”问题:皮肤干枯、毛孔变粗、小痘痘外冒、眼睛干涩、黑眼圈形成并不断加重等等。其 ...
【养生知识】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