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中医养生 >>正文
夏季养生祛湿为主 如何调养脾胃
中医养生398人已围观
简介最近一段时间,气候炎热潮湿,很多人或多或少出现了腹部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大便稀溏甚至腹泻的症状。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该如何养生,如何调养脾胃?指导专家:山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 迟莉丽长夏指阴 ...
最近一段时间,气候炎热潮湿,养生养脾很多人或多或少出现了腹部胀满、祛湿食欲不振、为主胃口淡无味、何调大便稀溏甚至腹泻的夏季症状。在这样的养生养脾气候条件下该如何养生,如何调养脾胃?
指导专家:山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 迟莉丽
长夏指阴历六月
迟莉丽主任介绍,不同于气候学将一年分为春、为主胃夏、何调秋、夏季冬四季。养生养脾中医将一年分为春、祛湿夏、为主胃长夏、何调秋、冬五个季节。通俗地说,长夏指阴历六月(农历六月),夏季最后一个月份。长夏在五行属土,在五方属中央,在五气属湿,在五脏属脾,在五体属肌肉。
长夏时节易脾虚湿困
“长夏应脾而变化”。迟莉丽主任进一步解释,湿为长夏主气,人体的脾脏与之相应。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损伤脾阳。由于脾脏有喜燥而恶湿的特点,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欲吐、大便稀溏,甚至腹泻、水肿。除了自然界的湿气,在长夏时节,人体也容易因脾阳虚,运化水液功能障碍引起体内水湿停滞之证。外湿、内湿相互影响,加重对脾阳的损伤。
祛湿,分清寒湿还是湿热
既然长夏时节脾虚湿困,那么相应的对策就是健脾祛湿,把多余的水湿排出体外或者减少体内水湿产生。
迟主任介绍说,湿邪有寒热之分,祛湿之前也应分清是寒湿还是湿热。
寒湿的人舌苔白、腻、厚,口淡,甚至感到甜,在同样的室温下,比别人易感到冷,喝热水感到更舒服。对于寒湿者,可以使用健脾益气、温阳利湿的方法,如参苓白术散、理中汤、苓桂术甘汤等都是临床常用中成药。可以常吃利水除湿或芳香化湿的食物或药物,如鲤鱼、茯苓、扁豆、薏米、白蔻、砂仁、橘皮等。吃少许辛辣、温热的食物也可以起到散寒祛湿的作用。
湿久困于体内,就会郁久化热,变成了湿热。湿热者舌苔黄、厚、腻,口干苦,大便黏滞不爽,小便黄。对于湿热者,治疗的重点则为清热利湿,如六一散、三仁汤、平胃散、连朴饮、茵陈蒿汤、葛根芩连汤等。苦瓜有消暑解毒的功效;西瓜可以消暑利湿;番茄营养丰富,有清热、解毒、止渴的功能;黄瓜可以清热、利水、消暑;绿豆能够清热解毒;荷叶清暑利湿。
日常起居亦可养脾祛湿
迟主任说,长夏时节食物种类要多样,饮食宜定时、规律。适当吃些清热类食物,如冬瓜、豆类、小白菜、苦瓜及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水果、蔬菜,如梨、苹果、香蕉、猕猴桃、桃、西红柿等,以满足身体消耗所需要的营养供给。少吃油腻、易上火的食物。但要慎食太多瓜果冷饮,以免损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
长夏闷热,人易出汗,所以要特别注意补水,要经常、少量地喝些水。要尽量少饮酒,因为酒亦主湿。除了矿泉水外,牛奶、豆浆、粥、汤等流食也是补充水分的好方法。脾胃不好的人,可以用莲子、荷叶、薏米、丝瓜、大枣、山楂、砂仁等,也可以用健脾、醒脾、消食的中药自制凉茶或药粥调养。
长夏时节要注意不要过于贪凉,不要让室内外温度相差太大,老幼体弱之人慎用凉水淋浴。长昼酷暑是长夏的主要气候特点,人体也应该适应自然界规律,晚睡早起。适宜的室内气候是保障健康起居的重要环节。以调节温度为主,室内温度以25℃~28℃,室内外温差不超过10℃为宜,可利用空调机的除湿功能,将室内相对湿度调到40%~60%。不宜长时间室外活动,要防出汗过多,但也不能不出汗。
长夏天气湿热,易使人心情烦躁,因此养脾还要保持好心情。喜悦轻松的心情对脾有益,嫉妒、忧虑、多思则对脾不利。
Tags:
下一篇:吃什么养肝?有哪些护肝食谱?
相关文章
为何你努力减肥,却只是小了一号的胖子?
中医养生很多人在减肥的时候都会犯这麽一个错误:采用极端措施以至于肌肉都快掉光了,肥肉却没减掉多少。没错,这麽做能够减体重,但结果往往是减了几个月下来收获了一个更「小」的自己:体型变小了,身材却未必得到了改观, ...
【中医养生】
阅读更多和姐姐发生了关系情感故事:异乡打工,我和车间姐姐发生了一段情
中医养生那年的春天,我来到了这座繁华的城市,背井离乡,只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努力追求梦想。我的名字叫小杨,一个勤劳朴实的年轻人。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家人的责任感,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
【中医养生】
阅读更多肝不好一臭二黄三多【肝不好一臭二黄三多指的是什么】
中医养生肝不好一臭二黄三多指的是口臭,而且还可能会导致皮肤发黄和小便发黄。肝不好有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出现下降的问题,而且可能会造成肝脏细胞受损。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影响到食物消化,会导致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也可能 ...
【中医养生】
阅读更多